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论贵粟疏 晁错 (1)圣王在上,而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论贵粟疏    

晁错

(1)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2)民贫,则 * * 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②,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③;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3)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匹者,复卒⑤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注]①捐:抛弃,指流离失所。瘠:瘦弱,面黄肌瘦。②地著zhuó:即土著,定居在一地。 ③甘旨:精美的食物。④渫xiè:流通。⑤复卒:免除兵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耕而食之食:sì,给……吃

B.故务民于农桑务:使努力从事

C.贵粟之道道:方法,途径

D.三曰劝农功劝:劝说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将以衅钟

B.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C.君安能以有其民哉其若是,孰能御之

D.民贫,则 * * 邪生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中心论点,按务农——贵粟——以粟为奖赏的思路逐层推进,立论精辟,论述严密。

B.本文作为政论文,不是平实地就事论事,而是善作古今比较,综言利弊得失,且援引名言,具有很强的论辩说服力,风格流畅矫健。

C.“复卒三人”“乃复一人耳”,表明作者为赏罚公平、鼓励入粟者,主张降低对交战马者的奖赏标准。

D.本文运用了排比、比喻、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不乏激切深刻的感情和汪洋恣肆的气势。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2)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3)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小题5:原文第(2)段说“明主知其然也”,“ 然”具体指什么?请简要作答。(3分)

答:

考点:现代文阅读综合读写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若代数式﹣4x6y与x2ny是同类项,则常数n的值为 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女性,25岁。2d前咳血痰,今日咯血量达200ml左右,既往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7℃,右肩胛下少量细小湿啰音,心尖部2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X线胸片无异常发现。

此病人应用止血药物首选()

A.垂体后叶素

B.6-氨基己酸

C.巴曲酶

D.氨甲苯酸

E.卡巴克洛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构造平原按其所处的绝对标高的高度进行划分,在200m以下的平展地带是:()

A.洼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补体总活性测定采用

A.凝集法
B.沉淀法
C.溶血法
D.电泳法
E.标记法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大量气胸X线胸片可见()

A.患侧膈下降

B.肋间隙增宽

C.纵隔健侧移位

D.肺完全压缩

E.以上均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