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废园外》 巴金 (1)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废园外》

巴金

(1)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2)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3)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4)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5)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6)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上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7)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8)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9)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10)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11)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1. 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上下文,写出对“这样地逃出囚笼”(第7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10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其作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两问合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段中“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又”字写出了作者对小园的留恋,这里是他在战乱中能得到慰藉的地方。

B.“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这句话两次出现,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直接抒发了作者满腔仇恨、满腔愤懑的感情。

C.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卑劣、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

D.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 E. 本文写少女的死,只拈出一个细节来刻画,不去作平铺直叙的交代,这样写给人印象更为鲜明强烈。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梭伦的诗歌

其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500斗级年收入500斗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担任骑兵的公民。年收入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有两头耕牛,可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年收入200~300斗,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 * * 者腰斩,告 * * 者与斩敌首同赏,匿 * * 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的诗歌体现出其怎样的政治理念?(3分)

(2)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2分) 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 (1分)这一措施反映出的实质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8分) 其中哪一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2分)

(4)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各自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小说中,属于周立波创作的有()。

A、《暴风骤雨》

B、《山乡巨变》

C、《艳阳天》

D、《风雷》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上颌窦癌,不正确的是()

A.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B.可见广泛的骨质破坏

C.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见钙化

D.增强扫描轻度至中度强化

E.CT对于显示骨质破坏较差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6分)在如图2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规格为“O~0.6A”,电压表的规格为“O~15V”,灯泡上标有“6V 6W”字样,灯泡中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⑴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⑵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

⑶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进行基础或局部块体拆除时,宜采用()的方法。

A.爆破拆除

B.机械拆除

C.静力破碎

D.人工拆除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