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1~12题。 我国从南齐开始,直到明、清,有过不少关于历代名画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11~12题。

我国从南齐开始,直到明、清,有过不少关于历代名画的记载、评品,其形式多样,详略不等……它们除了鉴定作品真伪之外,还反映士大夫阶层和王室贵胄的审美观点、欣赏水平。由于古代印刷术有局限性,不可能摄印原画以供对照,这些评论和著录都停留在文字上,缺乏具象与直观的效果。至于古人所称许的某些作品,其主题思想、艺术境界对于今天的一般读者,特别是中青年一代,大都格格不入,难以接受。因此关于这笔民族文化遗产的再认识问题,辞典的编委、专家经过认真讨论,观点逐渐一致,那就是石涛所说的一番道理:“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有法必有化。……我于古何师而不化?……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画不能无法,然而舍化则无以用法;不住地化法,方显法之伟大;历代名家、名画之存在,皆由于不断革新传统之法,以表现画中之我和我之创造。现代西方美学家贡布利希指出:“有成就的画家,无一不对既有图式(程式)作斗争。”(C),可以说革新技法、表现自我乃是一根主线,它贯穿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画史都不例外。对国画来说,它开始出现于仰韶彩陶,中间经历了商周青铜器纹饰、战国帛画、两汉画石画砖,以迄魏晋绘画,而魏晋以前这许多无名作者已在艺术类的追求中既找到了法,也表现了自我,从而开创了中国绘画事业,他们的作品不愧为我国早期的名画。因为我国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在此以前的《考古图》《博古图录》《西清古鉴》《金石索》等虽收入商周与汉代的部分作品,却不可能涉及它。辞典为了探寻国画本源,从这些无名之作中选出精品,列于卷首,填补了一大空白。

11.C处对上文所述情况评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石涛说法有别

B.与石涛看法相近

C.与石涛观点相左

D.与石涛所见相同

12.下列对文段的内容和写法要点归纳得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在诸多评论画作言论中,石涛的意见最值得重视。

B.不断革新传统之法以表现自我,是国画发展的主线。

C.简要而翔实地阐述了国画发展的历史过程。

D.魏晋以前许多无名作者的国画作品是国画史上辉煌的顶峰之作。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马克思主义

D.新文化运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如今,中学生的假期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假定你是李明,美国的笔友Lisa想了解中国学生现在的假期

生活。请写封回信。要点如下:

·学习和休闲仍然重要;

·帮忙做家务或干农活;

·参加社会活动,做志愿者工作,帮助他人。

注意:1.词数80一100;

2.请结合实际增加细节,适当发挥;

3.信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 : volunteer 志愿者

Dear Lisa,

I’m glad to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Our holida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Best wishes !

Yours,

Li Ming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常用的心理疗法有()

A.语言疏导法

B.情志相胜法

C.移精变气法

D.顺情从欲法

E.清心宁神法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全口义齿摘戴时疼痛,定位明确,戴入后无明显不适。其原因是

A.基托边缘过长

B.基托进入组织倒凹

C.基托组织面有小结节

D.骨隆突处未缓冲

E.基托不密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有关钱塘江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在盐官看“迎面潮”

B.可在丁桥看“一线潮”

C.可在老盐仓看“返头潮”

D.一年中农历八月二十八潮最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