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

题型:综合题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1916年各省派遣留学欧美生定额表

省别留学欧美定额省别留学欧美定额省别留学欧美定额
奉天38浙江20福建10
广东30四川17吉林9
江苏25云南17陕西8
湖南25山东15广西3
湖北22直隶12甘肃1
河南21山西12贵州0
江西21安徽12黑龙江0
——(引自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留美生生源情况为:江苏274人,高居榜首,占21年派遗留学生总人数的21.59%。以下依次为广东185人,浙江157人,福建92人,河北81人。而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份,则寥寥无几。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

材料四 在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具体方案和具体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行新政,以三年为限,办不出成绩者,予以撤职,是下策。

材料五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不能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生出洋留学的主要目的和效果。(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3)材料四提出了什么基本观点?(1分)其理由是什么?(1分)

(4)材料五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1分)理由是什么?(1分)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考点:公车上书和强学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
题型:综合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

B.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C.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D.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

题型:综合题

手足蠕动,瘛疭,舌绛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A.中焦病证

B.阳明经证

C.营分证

D.少阴病证

E.下焦病证

题型:综合题

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

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

C.效率比精馏低

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题型:综合题

《古今图书集成》中关于养生有这样的记载:“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这一记载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否定事物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B.强调客观事物运动的重要性

C.承认人的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D.表明事物运动相对静止状态

题型:综合题

化脓性球菌中,常见的革兰阴性球菌是葡萄球菌。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