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韩翃的《秋斋》“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等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 * * 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小题1: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   )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E.他画好竹子的枝节叶片后,再用淡墨水勾画渲染。

F.他画竹的技艺较之苏东坡、倪云林、王绂等人更为精妙。

小题2:具有“雅致、逼真”艺术特色的画家是(   )

A.萧悦

B.苏轼

C.倪云林

D.金冬心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不是互质数的一组数是(  )
A.8和5B.13和4C.28和21D.32和33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中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D.标准状况下,1mol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921年,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列宁特地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俄国开采石棉的特许权。这种现象表明当时苏俄实行的政策是

A.“战时 * * 主义”政策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

C.斯大林经济政策

D.新经济政策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什么是电视固定画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刘某,男,67岁,生气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撤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微欲绝,此时治宜().

A.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B.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C.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D.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E.以上都不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