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纸绝缘具有哪些特点?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问题:

油浸纸绝缘具有哪些特点?

考点:线路运行与检修专业考试高级电力电缆工高级电力电缆工题库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滤线栅使用原则中,肢体厚度超过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第一首诗

张晓风(台湾)

         诗诗,冬天的黄昏,雨的垂帘让人想起江南,你坐在我的腿上,美好的宽额有如一块湿润的白玉。

         于是开始了我们的第一首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诗,简单的字,简单的旋律,只两遍,你就能上口了。你高兴地嚷着,把它当成一支学会的歌,反复地吟诵,不满两岁的你竟能把抑扬顿挫控制得那么好。

       满城的灯光像秋后的果实,一枚枚地在窗外亮了起来,我却木然垂头,让泪水在渐沉的暮霭中纷落。

       诗诗,诗诗,怎样的一首诗,我们的第一首诗。在这样的异乡黄昏,在窗外那样陌生的棕榈树下,我们开始了生命中的第一首诗,那样美好的,又那样哀伤的绝句。

       八岁,来到这个岛上,在大人的书堆里搜出一本唐诗,糊里糊涂地背了好些,日于过去,结了婚,也生了孩子,才忽然了解什么是乡愁。想起那一年,被爷爷带着去散步,走着走着,天蓦去散步,走着走着,天蓦地黑了,我焦急的说:

      “爷爷,我们回家吧!”

      “家?不,那不是家,那只是寓。”

      “家?”我更急了,“我们的家不是家吗?”

      “不是,人只有一个家,一个老家,其他的地方都是寓。”

       如果南京是寓,新生南路又是什么?

       诗诗,请停止念诗吧,客中的孤馆无月也无霜,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在冬日的黄昏里想起这首诗,更不明白为什么把它交给稚龄的你。诗诗,故乡是什么,你不会了解,事实上,我也不甚了解。除了那些模糊的记忆,我只能向故籍中去体认那“三秋桂子”的故国,那“十里荷香”的故国。但于你呢?永忘不了那天你在客人面前表演完了吟诗,忽然被突来的问题弄乱了手脚。

       “你的故乡在哪里?”

        你急得满房子乱找,后来却又宽慰地拍着口袋说:“在这里。”满堂的笑声中我却忍不住的心痛如绞。

       在哪里呢?诗诗,一水之隔,一梦之隔,在哪里呢?

       诗诗,当有一天,当你长大,当你浪迹天涯,在某一个月如素练的夜里,你会想起这首诗.那时,你会低首无语,像千古以来每个读这首诗的人。那时候,你的母亲又将安在?她或许已阖上那忧伤多泪的眼,或许仍未阖上,但无论如何,她会记得,在那个宁静的冬日黄昏,她曾抱你在膝上,一起轻诵过那样凄绝的句子。

       让我们念它,诗诗,让我们再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阅读文中划线部分,谈谈作者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首诗”是“美好的”又是“哀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题目“第一首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品析下面的句子。

     A.满城的灯光像秋后的果实,一枚枚地在窗外亮了起来,我却木然的垂头,让泪水在渐沉的暮霭中纷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你急得满房子乱找,后来却又宽慰地拍着口袋说:“在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末尾作者说“让我们再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段话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爷爷说“人只有一个家,一个老家,其他的地方都是寓。”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于50字)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女,6岁,烧伤50%,Ⅲ度20%。体温37℃,心率136次/分,呼吸36次/分,创面可见坏死斑。血培养为阴沟杆菌

A.败血症

B.菌血症

C.创面脓毒症

D.脓毒血症

E.真菌败血症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 * * 《沁园春·长沙》)

小题2: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小题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在雨中哀怨,            。(戴望舒<<雨巷>>)

小题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小题5: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小题6:岁寒,                 。(《论语·子罕》)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加速毒物排泄,减少毒物吸收主要采取

A.催吐、导泻、洗肠
B.催吐、利尿、血液净化
C.导泻、洗肠、利尿
D.导泻、洗肠、血液净化
E.利尿、导泻、催吐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