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材料一: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

题型:论述题

问题:

(16分)材料一: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存在诸多问题。如住房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过高、家庭消费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消费行为不规范,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比较普遍,超出个人实际承受能力;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传统观念;农村居民目前尚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等,这些都限制了社会消费规模的扩大和结构改善。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10分)

考点:物质的运动有规律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题型:论述题

2012年12月21日到来之前,科学家根据太阳活动、地壳运动,天体运动规律,提前辟谣“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只是玛雅人历法一次循环的终结。”这表明(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题型:论述题

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加深加快

B.反射性反应消失

C.脉搏消失

D.瞳孔散大

E.血压降低

题型:论述题

商业接待服务是商店服务人员与()之间的交往行为。

A.同行竞争者

B.上级领导

C.政府人员

D.消费者

题型:论述题

下列关于燃烧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就是指可燃物质与氧进行激烈化合并伴有放热和发光的物理过程

B.向燃料中供入足量的空气,并使之充分均匀地混合,有助于燃烧

C.有点火源,则可以利用外部能源,使燃料空气混合物中的一小部分达到着火温度而开始燃烧

D.燃烧必须具有发展燃烧过程的条件,包括维持稳定的高温区和一定的停留空间,保证燃烧反应顺利进行

题型:论述题

某矿山粉尘浓度比较大,游离SiO2含量较高,同时噪声强度也比较大,劳动条件较差。因此,医师在体检时如发现下列情况者,应主动考虑是否调离井下至地面工作

A.刚下井时有头晕现象
B.有结核的可疑者(透视或胸片有所见)
C.工龄不长(3~5年左右)、年龄较轻(20~25岁)的工人
D.常有反酸、嗳气,消化功能不好者
E.偶有咳嗽、咳痰者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