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题型:选择题

问题: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集中共收录其十二篇作品,完整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

B.《孙权劝学》、《伤仲永》、《木兰诗》的作者分别是司马光、王安石和郭茂倩。

C.安徒生、普希金、都德、莫泊桑分别是丹麦童话家、俄国诗人、德国作家、法国作家。

D.《土地的誓言》创作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期,作者为端木蕻良

考点:文史常识
题型:选择题

在Access中,要查看工资表中“A公司实发工资大于2000元的人员记录”的表达式为______。

A.“实发工资>2000”AND“部门=A公司”
B.“实发工资>2000”OR部门=“A公司”
C.部门=“A公司”OR实发工资>2000
D.部门=“A公司”AND实发工资>2000

题型:选择题

下面对加粗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长空,鱼浅底。

  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描写风大浪急,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三人一起从事烟草生意。某次三人一同前往A市购货,同住在A市某宾馆,甲、乙晚上出外游玩,将装有8万元现金的皮箱交由丙保管。丙碰到朋友丁,在餐厅喝得大醉,被丁送回后在房间昏睡到第二天中午,醒来后发现皮箱已经不知所踪。甲、乙和宾馆交涉未果,即向法院起诉丙,要求赔偿损失。一审法院判决丙赔偿甲、乙损失6万元,甲、乙各一半。判决作出后甲对分配表示不满,认为自己应当获得4万元赔偿,遂提起上诉。关于本案二审程序中三人的诉讼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上诉人,乙、丙均为被上诉人

B.甲为上诉人,乙应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丙为被上诉人

C.甲为上诉人,应将乙列为被上诉人,丙则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

D.法院应当追加乙为甲的共同上诉人,丙则为被上诉人

题型:选择题

制备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剂量为0.05g时,配成倍散的比例一般为()

A.1:10

B.1:100

C.1:5

D.1:1000

E.1:10000

题型:选择题

野外辨别方向的简易方法:房屋、庙宇通常朝()设门。

A.东

B.南

C.西

D.北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