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y轴是两种不同介质I、Ⅱ的分界面,一波源以坐标原点为中心沿y轴上下振动,形成

题型:不定项选择

问题:

图中y轴是两种不同介质I、Ⅱ的分界面,一波源以坐标原点为中心沿y轴上下振动,形成的两列简谐波分别沿+x轴和-x轴方向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在介质 I、Ⅱ中传播的波

[ ]

A.周期之比为2:1

B.波长之比为1:2

C.波速之比为2:1

D.经过相同的时间,波在介质I、Ⅱ中传播距离之比为1:2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
题型:不定项选择
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数列{bn}满足2n2-(t+bn)n+
3
2
bn=0
,(t∈R,n∈N*).
(1)试确定实数t的值,使得数列{bn}为等差数列;
(2)当数列{bn}为等差数列时,对每个正整数k,在ak和ak+1之间插入bk个2,得到一个新数列{cn}.设Tn是数列{cn}的前n项和,试求满足Tm=2cm+1的所有正整数m.
题型:不定项选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圣琵琶传闻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②,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 * * 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经年:过了几年。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书生攻画

(2)于素壁上画一琵琶

(3)心窃疑之

(4)以失琵琶故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2)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

小题3:把书生所画琵琶当作神验,是怎么形成的?对此,人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题型:不定项选择

()的热量是焦炉热量支出中的最大部分

题型:不定项选择

对重症肌无力诊断没有帮助的检查项目是()

A.疲劳试验

B.腾喜龙试验

C.新斯的明试验

D.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

E.脑脊液检查

题型:不定项选择

简述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