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

题型:综合题

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曰保国家,一曰保圣教,一曰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保国、保教、保种,合为一心,是谓同心。保种必先保 教,保教必先保国。种何以存?有智则存,智者教之谓也。教何以行?有力则行,力者兵之谓也。故国不威则教不循,国不盛则种不尊。回教,无理者也,土耳其猛 鸷敢战而回教存。佛教,近理者也,印度蠢愚而佛教亡。波斯景教,国弱教改;希腊古教,若存若灭。天主耶苏之教,行于地球十之六,兵力为之也。我圣教行于中 土,数千年而无改者。五帝三王,明道垂法,以君兼师,汉、唐及明,宗尚儒术,以教为政。我朝列圣,尤尊孔、孟、程、朱,屏黜异端,纂述经义,以躬行实践者 教天下。故凡有血气,咸知尊亲。盖政教相维者,古今之常经,中西之通义。

——张之洞《劝学篇·同心》

材料三:一、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名为(保国)会。

二、本会遵奉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1895年6月18日)上谕,卧薪尝胆,惩前毖后,以图保全国地、国民、国教。

三、为保国家之 * * 土地。

四、为保人民种类之自立。

五、为保圣教之不失。

——《保国会章程》(1898年5月7日)(节录)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卫鞅、甘龙、杜挚各自的观点。﹙照抄原文不给分﹚﹙6分﹚

⑵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角度,分别评价张之洞的“保国、保教、保种”与康有为的“保国、保教、保种”。﹙10分﹚

考点: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商鞅变法的经济改革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题型:综合题

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题型:综合题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接受了________的建议。[ ]

A.董仲舒

B.刘濞

C.晁错

D.主父偃

题型:综合题

典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的水电解质紊乱是()

A.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高血磷、高血钾

B.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钙、低血磷、高血钾

C.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钙、低血磷、高血钠

D.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钙、低血磷、低血钠

E.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钙、高血磷、高血钾

题型:综合题

若膀胱逼尿肌已处于失代偿状态,膀胱排尿后的残余尿量至少会有()

A.5ml

B.10ml

C.30ml

D.50ml

E.70ml

题型:综合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未来,可以体味情趣哲理,可以涵养道德品行;名句,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

请你以“读诗词名句随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引发“随想”的名句,可以不选自《唐诗宋词选读》教材,但必须出自唐诗或宋词;写作时,注明所选诗句的作者和篇名;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