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毁与誉 南怀瑾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毁与誉

南怀瑾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说:我对于人,毁誉都不计教,即如说那个人说某人好,那个人说某人坏,很难据以定论。我的体验,不要轻易攻讦人,也不要轻易恭维人。人很容易上恭维的当。但是我总觉得恭维人比较对,只要不过分的恭维。对于自己要看清楚,没有人不遭遇毁的,而且毁遭遇到很多,即使任何一个宗教家,都不能避免毁。像耶觫被钉十字架而死,就是因为被人毁。而且越伟大的人物,被毁得越多,所以说“谤随名高”。一个人名气越大,后面毁谤就跟着来了。

曹操还没有壮大起来的时候,初于袁绍作战,情势岌芨可危,他的部下没有信心,认为会打败战,很多人都和袁绍有联络,脚踏两边船,以便万一情势不对时,可以倒过袁绍那边去。他们往来的书信资料,曹操都派人查到,掌握在手里,后来战打下来胜利了,曹操立刻把这些资料全部毁了,看都不看,问更不问。有人对曹操说,这些人都是靠不住的,应该追究。曹操说,跟我的人,谁不是为了家庭儿女,想找一点前途出路的?在当时是胜是败,连我自己都没把握,现在又何必追究他们?我自己信念都动摇,怎能要求他们?如果追究下去,牵连太广了,到最后找不到一个忠贞的人,不必去追问了。这也是曹操反用恕道,故意做到能够宽容人。

其次古人的句子:“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与人相见,三两句话就说起别人来了,这是通常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果作为一个单位主管,领导人的人,要靠自己的智慧与修养,不随便说人,也不随便相信别人批评人的话,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一个攻讦人的人,他们之间一定有意见相左,两人间至少有不痛快的地方,这种情形,作主管的,就要把舵掌稳了,否则就没有办法带领部下的。另外一些会说人家好话的人,中间也常有问题。李宗吾在他讽世之作的《厚黑学》里,综合社会上的一般心理,有“求官六字真言”、“办事二妙法”所谓“补锅法”、“锯箭法“,都是指出人类最坏的做法。有些人最会恭维人,但是他的恭维也是有作用的。

近代以来,大家都很崇拜曾国番。其实,他当时所遭遇的环境,毁与誉都是同时并进的。因此他有赠沅浦九弟四十一生辰的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这是说他们当时的处境,左边放了一大堆裹扬令、奖状。右边便有许多难听而攻击性的传单。世间的是非谁又完全弄得清楚呢!多了这一头,一定会少了那一边,加减乘除,算不清谁的帐。你只要翻开《庄子》书中那段屠羊说(人名)的故事一看,人生处事的态度,就应该有屠羊说的胸襟才对,所谓“万事浮云过太虚”。

孔子这里说,听了谁毁人,谁誉人,自己不要立下断语;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有人攻讦自己或恭维自己,都不去管。即使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这中间一定有个原因。过分的言词,无论是毁是誉,其中一定有原因,有问题。所以毁誉不是衡量人的绝对标准,听的人必须要清楚。孔子说到这里,不禁感叹:“现在这些人啊!”他感叹了这一句,下面没有讲下去,而包含了许多意思。然后他讲另一句话:“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夏、商、周这三代的古人,不听这些毁誉,人取直道,心直口快。走直道是很难的,假使不走直道,随毁誉而变动,则不能作人;做主管的也不能带人。所以这一点,作人、做事、对自己的修养和与人相处都很重要。

《庄子》也曾经说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真的大圣人,毁誉不能动摇。全世界的人恭维他,不会动心;称誉对他并没有增加劝勉鼓励的作用;本来要作好人,再恭维他也还是作好人。全世界要毁谤他,也绝不因毁而沮丧,还是要照样做。这就是毁誉不惊,甚而到全世界的毁誉都不管的程度,这是圣人境界、大丈夫气概。

据历史上记载,有一个人就有这股傻劲,王安石就有这种书呆子的气魄。王安石这个人,过去历史上有人说他不好,也有人说他是大政治家,这都很难定论。但是王安石有几点,是了不起的, 意志的坚定,是一般人所不能。他有过:“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惧,祖宗不足法,圣贤不足师。”的倔劲。没有把古圣贤放在眼里,自己就是当代的圣贤,可见这种人的气象,倔强得多厉害。相反的,他是魔道呢?但也难下断语。他一辈子穿的都是破旧的衣服,乃至他当宰相的时候,皇帝都看到他领口上有虱子。眼睛又近视,吃菜只看到面前的一盘,生活那么朴素,可是意志之戆,戆得不得了。他对毁誉动都不动,表面上的确不动,实际上内还是动的,所以这一段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能够做到毁誉都不心动,这种修养是很难的。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原文信息筛选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不过分的恭维人是可取的。

B.两个人互相攻讦,一定是由于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C.如果作为一个单位主管,就不能评论别人,也不能听信别人批评的话。

D.曾国藩认为,世间的是非标准也弄不清楚,所以,也就无所谓谁是谁非了。E.作者说王安石具有“这种书呆子的气魄”指的是王安石“毁誉不惊, 甚至到了全世界的毁誉都不管的程度。”

小题2: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王安石的例子,说明人要勇于做“当代圣贤”。

B.举王安石的例子,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意志坚定,不计较个人得失。

C.举王安石的例子,说明虽然他敢于说“人言不足惧,圣贤不足师”,但也未能真正做到毁誉不惊,可见这种修养是很难达到的。

D.举王安石的例子,说明唯有王安石这样的“大丈夫”才能达到所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而不加沮”的圣人境界。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曹操是“反用恕道”?请简要回答。(4分)

小题4:曾国藩是怎样对待别人的毁誉的?请简要回答.(4分)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6分)

中国人的吃喝绝对是一种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对此进行一番文化自省。作为个人,我就不大能节制吃喝:因为当过知青,有过饥渴难耐的体验,所以只要有机会就期盼“好好撮一顿”。①                   :有人振振有词地找到“文化根据”,说是凡农耕、游牧民族的后代都遗传着一种“饥渴因子”,一旦②                ,就容易放开肚量胡吃海喝。作为民族,我们也不大注意节制吃喝:侵吞公款要判刑,公款吃喝却很容易被宽容,于是,山珍海味满桌,多高级的红酒皆能一饮而尽,直让外宾目瞪口呆。舌尖上的浪费,不可小看。无论个人、群体、民族,若想匡民风,清世风,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fter doing his homework, Jim wants to ______ by listening to music.   [ ]

A. talk        

B. relax      

C. study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患儿,女,1岁,发热,体温39℃,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四肢抽搐,持续2min,仅发作一次,热退1周后脑电图正常,则该患儿的预后()。

A.病情会越来越重

B.随年龄增长,多数会自愈

C.需服用抗癫痫药治疗

D.需长期服用钙片、鱼肝油治疗

E.需加大抗生素的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北京吸纳______、吸纳______吸纳______的重要基地。P56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舆,有风干。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 * * 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固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

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固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新唐书•列传一一九》)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 坐:由……而获罪

B.以足疾固自乞 自乞:请求辞去

C.悉图唐兴节士文人 图:图画

D.引客坐圹中赋诗 圹:墓穴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复拜旧官,以疾解

B.渥即表为僚佐// 数日即引去

C.遂奔咸阳//遂隐不出

D.客或难之//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司空图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①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

②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

③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

④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⑤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⑥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在咸通末考中进士,礼部侍郎王凝对他特别赏识。不久,王凝因犯法被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激他的知己之恩,跟随王凝一起去商州,他待人就是这么讲义气。

B.黄巢攻陷长安,司空图将随天子避难。他弟弟的仆人段章曾劝他说:“我的首领张 * * 喜欢结交读书人,您去见见他,不要枉丢了性命。”司空图因不肯背弃朝廷而没有去。

C.柳璨为了迎合贼人的旨意,陷害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帮助削弱唐王室。他想笼络司空固。司空图假装失态,表现粗野。柳璨见他无意于仕途,于是任凭他回山。

D.司空图淡泊名利,辞官后便隐居王官谷不出。还在那里建造了简陋的亭观,并在亭中画了唐兴以来全部有节操者及知名文人的图像,将亭题名为“休休亭”。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译文:

(2)我所主张 * * 喜下上,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

译文:

(3)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译文: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