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感冒”一词竟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感冒”一词竟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这一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从官场发源,“感冒”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人人都会感冒,人人都会说“感冒”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小题1:下列对“害肚历”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害肚历”相传是宋代馆阁官员们对请假簿的俗称。馆阁中的官员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腹肚不安,免宿”一句,“害肚历”由此得名。

B.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对“害肚历”的来历中有详细的说明,这为后人考证“害肚历”一词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C.“害肚历”上请假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天,“腹肚不安”不一定真的是身体有病,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托辞。

D.“害肚历”一词的出现和宋代馆阁以及馆阁官员的关系密切,这个名称被南宋的陈鹄戏谑地改称为“感风簿”。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感冒”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流行病,可是在任何一部典籍中都找不到“感冒”一词。作者考证发现,“感冒”最早是一个官场术语。

B.宋代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事务的机构,通称“馆阁”,这是“害肚历”一词产生的场所。

C.南宋“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将复杂疾病按照病源分为三种——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D.北宋时期,“害肚历”一词出现;南宋时期,“感风簿”一词开始风靡官场;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小题3:根搌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陈鹄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感风簿”一词的由来,由此可以看出“害肚历”对陈鹄创造“感风簿”一词有一定的启发。

B.陈无择将复杂的疾病分为三种,虽难能可贵,但不是很科学。例如我们今天常说的“抑郁症”“传染病”等便无法归人其中。

C.“感冒”一词最开始是官场专用语,意思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但很快就成为医学术语,为我们所熟知。

D.“感冒”一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口语,成为人们熟悉的一个词,因而它有趣的来历被遗忘了。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如果不能马上进行病毒学诊断时,病变组织可保存在

A.37℃下

B.甲醛

C.磷酸缓冲液中

D.50%中性甘油中

E.75%酒精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脾的网状内皮细胞具有拦截和破坏衰老或受损伤的红细胞的功能。当放射性核素标记____________注入静脉后,将被拦截在脾内而可使脾显影,影像清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最低死亡率(minimun mortality,or ecological morality)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是教师的一次评价实录:师:同学们,这个学习质量评价表(见下表)中的每一项内容是什么意思,要求大家怎么做,我在开学初就和大家讲清了,你们已经明白了吧?生:明白了!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个表中的各项要求,对大家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请同学们对照表格逐项进行自评,根据自己的表现在A、B、C三个等级中选一项打上“√”。(每个学生都认真地自评。)师:现在前后两张桌的四位同学组成一个互评小组,先由每位学生讲述自评结果及理由,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也评出等级,并向被评人说出理由。生1:在参与这一项,我能做到基本发言,但还不主动。评价结果应是C。生2:我认为生1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还是比较主动的,比如,在前两天老师讲“你所了解的华盛顿”时,他是第一个发言的,并讲了许多华盛顿的故事。生3:我不同意生2的看法,生1有时不主动发言,比如,今天第三节课老师提的那个问题他会,但不主动去说。生4:咱们大致估算一下生1主动发言的次数多,还是不主动发言的次数多,然后我们综合起来,给他一个评价。其他三位同学最后达成共识,生1的评价结果是能发言,有时也很主动。生1:没想到我在大家心中有这么好的印象,以后我会继续努力的!师:大家评得很认真,下面把这个表收上来,课后我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你们在表中“师评”这项里会看到详细评价结果的,并要求大家把这个结果放在你们的档案袋中,到期末结束时,我们进行综合评定。希望大家改进不足,继续努力!高中一年级学生历史学习质量评价表(情感部分)

(1)分析案例中体现了什么评价理念?(2)结合案例,评析此种评价理念的积极作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碱烧伤后期治疗为了防止角膜穿孔,需应用以下胶原酶抑制剂,除外()

A.2%枸橼酸钠

B.5%半胱氨酸

C.氯霉素

D.四环素

E.纤维连接蛋白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