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1)(513×5-12)-6; (2)(512-312)3-(512+3

题型:解答题

问题:

计算:
(1)(5
1
3
×5-
1
2
)-6
;            
(2)(5
1
2
-3
1
2
)3-(5
1
2
+3
1
2
)3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
题型:解答题

引起大疱性脓皮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链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题型:解答题

(10哈尔滨 36).(5分)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 

          (3)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 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4)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5)                                         

题型:解答题

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两类,实际上都是()。

A.遗传而来

B.免疫产生的

C.免疫原作用而产生

D.异型抗原刺激而来

E.种属特性不同

题型:解答题

含石棉的瓦楞板

题型:解答题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右眼睑下垂1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史。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右侧眼睑下垂,眼球外展位。瞳孔左∶右=3mm∶4mm,右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正常。轻度颈抵抗。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颅脑CT: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立即行颅内血管造影检查:可见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囊袋状突起。

根据以上提供的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的重要依据是()

A.男性,56岁

B.突发头痛、呕吐、右眼睑下垂病史

C.查体:右侧眼睑下垂,眼球外展位,瞳孔左∶右=3mm∶4mm

D.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

E.颅脑CT:蛛网膜下腔出血

F.颅内血管造影:可见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囊袋状突起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