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时,弘文馆直学士刘之、著作郎元万顷等翰林院待诏(官名),入禁中撰书,时奉诏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唐高宗时,弘文馆直学士刘之、著作郎元万顷等翰林院待诏(官名),入禁中撰书,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预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学士实际上

A.掌握中书省的最高职权

B.属于门下省的最高长官

C.成为尚书省的最高官员

D.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考点: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汉代“推恩令”九品中正制中国古代的官服
题型:选择题

猪场购进猪苗200头,进场开始发病,食欲废绝,腹泻、呕吐,继而呼吸急促乃至困难.张口伸舌,呈犬坐式,有的倒地死亡;病死猪进行解剖,发现胸膜表面有广泛性纤维性物附着,胸腔积液呈血色,气管和支气管有纤维性物附着,肺充血、出血,心包液多,肺门淋巴结肿大.

该病可能是()

A.猪肺疫

B.猪喘气病

C.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D.副猪嗜血杆菌病

E.猪圆环病毒病

题型:选择题

Mr Black _____ his wife to teach their child a lesson. So he did. 

A.promised

B.persuaded

C.wanted

D.told

题型:选择题

(20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示意图(公元400~1998年)》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21~1937年日、英、美、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

年份
1921~1929年3.01.74.39.47.1
1930~1937年9.92.70.7-3.9-0.3
——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6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0分)

题型:选择题

( )是证明投资各方投入财产价值量的有效依据。

A.价值鉴定证书

B.出入境检验检疫证书

C.价值审核证书

D.出入境审核受理证书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关于地形图比例尺说法正确的是()。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