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

题型:综合题

问题:

(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10分)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0分)

考点: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汉代“推恩令”九品中正制中国古代的官服
题型:综合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1=3欧,电源电压保持6伏不变,求:

(1)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则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R2的电阻是多大?

(2)当S2断开,S1和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3)如果开关S1、S2和S3同时闭合,电路中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题型:综合题

以下有关急性放射病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B.可以分为Ⅰ度和Ⅱ度

C.根据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改变可分为骨髓型、胃肠型、脑型

D.是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

E.是国家法定职业病

题型:综合题
Hurry up, _______ you will miss the early bus.
A.otherwiseB.ifC.andD.but
题型:综合题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只能是不作为。

题型:综合题

散光是不是会经常变化?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