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中,已知(a2+b2)sin(A-B)=(a2-b2)sin(A+B)

题型:解答题

问题:

在△ABC中,已知(a2+b2)sin(A-B)=(a2-b2)sin(A+B)

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考点:解三角形
题型:解答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的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Fe2+、Mg2+、CO32-、NO3-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HCO3-、Al3+、NH4+、ClO-

C.在滴加酸碱指示剂酚酞试液后呈现红色的溶液中:Na+、Cl-、AlO2-、CO32-

D.在AlCl3溶液中:K+、NO3-、S2-、Na+

题型:解答题

上述腧穴中,善于治疗气虚病证的是()。
上述腧穴中,善于治疗阳虚病证的是()。

A.膻中

B.气海

C.中脘

D.关元

E.腰阳关

题型:解答题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同学需要研究某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为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他应选用图所示的______电路进行实验

(2)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______ (填“金属材料”或“半导体材料”);

U/V00.400.600.801.001.201.501.60
I/A00.200.450.801.251.802.813.20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图2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______mm.

(4)把元件Z接入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Ω.( 不计电流表的内阻)

题型:解答题

桑毛虫皮炎外治法应该选用()。

A.马齿苋煎汤外洗

B.先用橡皮膏粘去毒毛,再用马齿苋捣烂外敷

C.硫磺软膏外搽

D.地黄膏包敷

E.三黄洗剂外搽

题型:解答题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中记载:“(19世纪中后期)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