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实线为某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为t=0.3 s(T>0.3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如图所示,实线为某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为t=0.3 s(T>0.3 s)时的波形图象,其中P点在t=0时刻的振动速度正在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速为13m/s

B.波速为10 m/s

C.在0~T/4内质点P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0.4 m/s

D.在0~T/4内质点P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10 m/s

考点:波的图像
题型:选择题
_____ the meeting himself gave them a great deal of encouragement.

A. The president will attend
B. The president to attend
C. The president attended
D. The president's attending
题型:选择题

关于痛阈正确的是()

A.忧虑可提高痛阈

B.儿童的疼痛阈值高于成年人

C.儿童的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成年人

D.有兴趣的活动可降低痛阈

E.优美的环境可降低痛阈

题型:选择题

多发性骨髓瘤会出现何种检验结果()。

A.甲胎蛋白阳性

B.癌胚抗原阳性

C.尿中Bence-Jones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D.血钙升高

E.尿中17-羟类固醇明显升高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

戴胄传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明习律令,尤晓文簿。隋大业末,为门下录事,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甚礼之。

贞观元年,迁大理少卿。时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入,罚铜二十斤。上从之。胄驳曰:“校尉不觉与无忌带入,同为误耳。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剂、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衷。”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也,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阿之?”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上嘉之,竟免校尉之死。

于时朝廷盛开选举,或有诈伪资荫者,帝令其自首,不首者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泻,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帝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帝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顺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帝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胄前犯颜执法多此类。所论刑狱,皆事无冤滥。

七年,卒,太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尚书右仆射,追封道国公,谥曰“忠”,诏虞世南为撰碑文。又以胄宅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房玄龄、魏徵并美胄才用,俱与之亲善,及胄卒后,尝见其游处之地,数为之流涕。胄无子,以兄子至德为后。

(节选自《旧唐书·戴胄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德彝议以监门不觉,罪当死当:判处

B.臣不敢亏法亏:损毁

C.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阿之阿:迎合

D.卿欲卖狱乎狱:案件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戴胄能“秉公执法”的一组是(    )

① 性坚正,明习律令                ②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③不首者罪至于死                   ④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

⑤所论刑狱,皆事无冤滥             ⑥法有所失,公能正之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胄正直坚定,通晓法律,隋朝时就担任了门下录事的官职,并且很受苏威、裴矩等人的赏识与礼遇。

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典,目的是为了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因为地位有高低、关系有亲疏的原因而同罪异罚。

C.对“诈伪者”太宗下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坚持“以法当流”,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谏,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

D.戴胄才干突出,又能秉公执法,他去世后,太宗对其追封赠谥都很显贵尊荣,一些贤能正直的大臣也很怀念他。

题型:选择题

传统的前列腺分叶方法将前列腺分为()

A.2叶

B.3叶

C.4叶

D.5叶

E.6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