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他在书中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右图是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他在书中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像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行省制度的创立

考点: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题型:选择题

(15分)

材料一(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第一枪”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島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島多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一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材料二 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这三种观点,虽然结论不同,但是在对战争胜负进行判定时,却大多采用同一种方法,就是以某种““数量分析”来”计算胜负。于是对朝鲜战争胜负的争论,就变成了诸如战争双方谁死伤的人多,谁消耗的资源多等问题的争论。应该说,以“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意义的。但“数量分析”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得出歪曲历史的结论。判断胜负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应从哪个角度研究朝鲜战争的起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8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对“朝鲜战争胜负”的判定上存在的两种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作者的判定标准,论证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中朝一方胜利的观点的合理性。(7分)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根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8Ω,导轨自身电阻不计.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5T.质量为m=0.1kg,电阻为r=2Ω的金属棒ab由静止释放,沿导轨下滑,如图所示.设导轨足够长,导轨宽度L=2m,金属棒ab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受到的摩擦阻力f=0.3N,当金属棒下滑的高度为h=3m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g取10m/s2,求此过程中:

(1)金属棒的最大速度;

(2)电阻R中产生的热量;

(3)通过电阻R的电量.

题型:选择题

①清除异物;②将后坠的舌牵出;③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④插入通气导管。阻塞性窒息的急救措施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E.①②③④

题型:选择题

当复线区段,曲线内侧支柱折断时,可利用邻线支柱,在腕臂顶部安装一定位环(或其他零件),用多股4.0铁线串接一绝缘件,然后通过定位管卡子和软定位器将承力索和导线分别固定。

题型:选择题

()可以靠近构筑物工作,提高了起重机的有效工作范围,因而在建筑工程及高炉、大型锅炉等安装中得到广泛应用。

A、自行式起重机

B、桥架类起重机

C、塔式起重机

D、桅杆式起重机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