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两为天。”与“万一山河大地都陷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两为天。”与“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分歧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题型:选择题

算一算。

900克+700克=

30千克+27千克= 

500克-250千克=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s-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题型:选择题

张掖市的主要制种作物(  )

A.水稻

B.高粱

C.玉米

D.谷子

题型:选择题

对于电子点火系统的曲轴或凸轮轴传感器上检查其电压信号前应先检查电压供应及接地线。

题型:选择题

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摘自李振宏《两汉社会观念研究——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考查》

材料二

魏源在《海国图志》的附录中强调“中国生齿之繁,无国可比,固为东方人主”……1865年清政府 * * 衙门编纂《万国公法》,给中国带来了国际秩序的崭新图景和国际交往基本原则,所展示的“世界秩序观”,将中国放在了与世界诸国平等的位置上。甲午战后,在进化论观念的影响下,维新人士指出“强者为刀俎,弱者为鱼肉”,于是,自由、平等、立宪等一切西方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成为他们拿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而这种民族意识的萌生正与世界意识的增进密不可分。

——贾小叶《19世纪中后期国人理势观念的变迁与世界意识的增强》

材料三

下表体现了建国后的户口制度变化

——赵文远《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据材料三表格内容概括建国后户口制度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