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运动中,张捷用l h 40 min由宿营地X点爬到山顶Y点,在山道上通过的路

题型:计算题

问题:

登山运动中,张捷用l h 40 min由宿营地X点爬到山顶Y点,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 200 m,如图所示。

(1)由X点到Y点总的位移是多少?

(2)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率。

(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小张晚20 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 m/s,还比小张早20 min到达山顶,问小李由Z点爬到Y点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考点:路程和位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题型:计算题
算一算。
5×8=3×8+15=54-19-17=
82-29=2×9-6=8×9-33=
36+25+18=43-17+28=4×6-5=
题型:计算题

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维生素B2

题型:计算题

照片影像失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标准的优秀照片影像不应有任何失真度

B.影像的变形是被照体不等量放大的结果

C.失真度与焦点、被照体及胶片三者间位置无关

D.位置变形不是影像的变形

E.放大变形不是影像的变形

题型:计算题

基干以下题干:
8名物理系的学生——其中有4名是专业的:F、G、H、J,另外4名是非专业的:V、 W、X、Y——被安排到4个从1到4为编号的实验室的长凳上。每一个长凳恰好安排2名学生,这些学生的座位安排必须遵循以下条件:
(1)每一个长凳上必须恰好有一个专业学生;
(2)F和J被安排到2个编号连续的长凳上,且F被安排到编号较低的那个长凳上;
(3)F和V安排在同一个长凳上:
(4)G和W不能安排在同一个长凳上。

若V被安排到2号长凳,W被安排到4号长凳,则下面哪一项一定正确

A.F被安排到1号长凳。

B.G被安排到1号长凳。

C.H被安排到3号长凳。

D.X被安排到1号长凳。

题型:计算题

下列作品中,()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幻想序曲作品。

A.《荒山之夜》

B.《曼弗雷德》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暴风雨》

E.《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

F.《叶甫盖尼•奥涅金》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