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节,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即便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小题1:选出下列对第1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小题2: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一观

点的一项

A.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2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庭院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异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 ]

A.中国社会性质

B.中国怎样革命

C.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建设中 * * 党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先将
x2+2x
x-1
•(1-
1
x
)化简,然后请自选一个你喜欢的x值,再求原式的值.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将SQL嵌入到主语言使用时,必须区分SQL语句和主语句。通常在所有的SQL语句前加( )前缀来进行区分。

A.:

B.EXECSQL

C.SQL

D.DECLARE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男性生殖腺是指()

A.附睾

B.睾丸

C.精囊

D.前列腺

E. * * 球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库存血红细胞平均每天损害率是多少:()

A、0.5%

B、1%

C、1.5%

D、2%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