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

题型:选择题

问题: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三省六部制

考点: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保险中的代位求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代位求偿制度是人身保险合同特有的一项制度

B.代位求偿权的产生须在保险人给付保险金额之后

C.代位求偿权的范围必须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原有求偿权相等

D.代位求偿权实质上是一种转移了的物权

题型:选择题

小城市水源的选择规划中,应设()个以上取水口。

A.1

B.2

C.3

D.4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毒气体,不属于建筑施工中主要危害的是( )。

A.水泥粉尘
B.电焊粉尘
C.油漆涂料
D.土质粉尘

题型:选择题

设散列函数为H(k)=k mod 7,现欲将关键码23,14,9,6,30,12,18依次散列于地址0-6中,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则在地址空间0-6中,得到的散列表是

A.14,6,23,9,18,30,12

B.14,18,23,9,30,12,6

C.14,12,9,23,30,18,6

D.6,23,30,14,18,12,9

题型:选择题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两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两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待将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代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请回答题。

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

A.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