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

题型:材料题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 为礼。”——《札记·礼运》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____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____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____朝。

(4)从此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到____社会,这个社会包括了____、____、____三个朝代。

考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国人暴动)夏朝的兴衰(禹建夏、家天下)
题型:材料题

在一幅世界地图上,14厘米长的线段表示490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世界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1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

题型:材料题

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对光是要看到白亮的视野

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7cm

C.观察使用左眼看着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和遮光器上较小的光圈来对光

题型:材料题

患儿,男,出生7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精神差,吮乳少,四肢欠温,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指纹色淡。其诊断是()。

A.新生儿黄疸湿热熏蒸证

B.新生儿黄疸寒湿阻滞证

C.新生儿黄疸瘀积发黄证

D.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E.以上均非

题型:材料题

如图所示,甲容器容积不变,乙容器有可移动活塞。甲中充入3mol A和2 mol B,乙中充入2 mol C和2 mol D,发生反应:3A (g) + 2B(s)C(g) +D(g);△H>0。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活塞移动到4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容器内压强:p >p

B.平衡后,若向乙中再加入B物质,活塞向右移动

C.同时升高相同温度,达到新平衡时,甲中A物质的速率等于乙中A物质的速率

D.平衡后,若将活塞移动至6处,乙中c(A),c(D)均减小

题型:材料题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A、执行

B、坚持

C、按照

D、贯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