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 质 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 质 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

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有删节)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发论。

B.孔子所说的“文”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

C.孔子提倡“文质彬彬”,中国古代自汉至清也都强调文质的对等地位。

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就构成中外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C.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B.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等。

D.中国古代“文质”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采派”与“本色派”仍将长存于文坛。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  How do you like our city?  

—  It has changed beyond all _____ in the past 20 years,  a completely new one in front of me. [      ]

A .  realization        

B.  description      

C.  expression    

D.  recognition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某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有甲、乙、丙、丁四个库房,分别存放有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各库房之间距离均大于500米。依据下表给出的临界量,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库房是()危险化学品名称 临界量(吨) 危险化学品名称 临界量(吨) 苯 50 汽油 200 苯乙烯 500 乙醇 500 丙酮 500 甲苯二异氰酸酯 100 环氧丙烷 10 硝化甘油 1 丙烯醛 20 三硝基甲苯 5 乙醚 10 硝化纤维素 10

A.甲库房:300吨苯乙烯,2吨环氧丙烷,3吨乙醚

B.乙库房:30吨甲苯二异氰酸酯,10吨丙烯醛,5吨环氧丙烷

C.丙库房:5吨硝化纤维素,1吨三硝基甲苯,0.2吨硝化甘油

D.丁库房:200吨乙醇,100吨汽油,1吨乙醚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公元前157年,最后一位吴氏长沙王去世。他的名字是什么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开展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长江、巢湖等重大流域治理,推进()工程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城市水利建设,提高防洪灌溉和供给能力。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起重机的每个操纵控制点必须设置紧急情况下可迅速断开总电源的紧急断电开关,并设在司机操作方便的地方。紧急断电开关的结构形式,应是不能()的。

A、自动复位

B、主令控制器

C、偏心

D、变幅

E、起升

F、过流保护

G、超速保护

H、短路保护

I、过压保护

J、欠压保护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