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一个部落是_________姓,它的首领是炎帝;另

题型:填空题

问题:

相传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一个部落是_________姓,它的首领是炎帝;另一个部落是_________姓,它的首领是黄帝。

考点: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大禹治水
题型:填空题

在豌豆开花以前,用纸袋套住花蕊,不让它接受外来的花粉,最终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  )

A.豌豆花不需要传粉,就能结果

B.豌豆花不经传粉受精,就能结果

C.豌豆在生长过程中光照营养不足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共8分)

①关于读书与治学,章太炎先生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中,打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比方。

②第一,是本钱和利息的比喻。他说:“大概看前人已成的书,仿佛是借钱一样,借了来,会做买卖,赢得许多利息,本钱虽则要还债主,赢利是自己所有。若不会做买卖,把借来的钱,死屯在窖子里头,后来钱还是要还债主,自己却没有一个赢余,那么就求了一千年的学,施了一千年的教,一千年后的见解,还是和一千年前一样,终究是向别人借来的,何曾有一分自己的呢!”

③第二,是写信人和送信人的比喻。章太炎指出,有学问的人,好比是写信的人;向这个人求学的,则是收信人;收信人学成之后,又向别人传授知识,那么,他就成了送信的人。搞学术研究,应当努力争取到写信人的地位,而不是永远都扮演送信人的角色。

④章先生打的这个比方,大意无非是说,学习别人的知识,要经过思考,要消化吸收,使之变成自己的思想养分,并从中滋生出新的见解,以有益于世道人心。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最为关键的事情,就是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有所创见。否则,书读得再多,也只不过是【甲】,方法刻板,不知变通;【乙】,读了一些无实际用处的书;【丙】,不懂得将书中的道理运用于实际生活。学问再渊博,也只不过是贩卖二手货。

⑤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说:“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叔本华的本意,当然并非反对读书,而是反对读书不动脑筋的迂腐之举。读书不动脑筋,难免就会越读越傻。

⑥那些人云亦云炒冷饭,或是炮制一些伪问题,乃至趋炎附势的所谓“学问”,只会把世界弄得乌烟瘴气,惟有鲜活的、有创见的、有独特价值的学问,才是照亮世界的明灯——退一步来说,即使他们只是星星之火,也会给人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希望。

小题1:①—③段举出章太炎演讲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小题2: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死读书         ②读书死         ③读死书

【甲】处填:        【乙】处填:          【丙】处填:       

小题3:阅读第⑤段,具体阐述叔本华的言论为什么可以证明中心论点?(3分)

题型:填空题

质量m=1.0×10-4kg的小物体,带有q=5×10-4C的电荷,放在倾角为37°绝缘光滑斜面上,整个斜面置于B=0.5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如图所示,物块由静止下滑,滑到某一位置时,开始离开斜面,斜面足够长,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带何种电荷;

(2)物块离开斜面时的速度;

(3)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题型:填空题

简述天然石板及人造石板墙面装修的构造要点。

题型:填空题

维修现场与用户发生意见冲突时应怎样处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