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1)12x2+12x+18=0(2)x2+2x-2=0.

题型:解答题

问题:

解方程
(1)
1
2
x2+
1
2
x
+
1
8
=0
(2)x2+2x-2=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题型:解答题

(14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材料:

材料一 (北宋东京)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着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3分)

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相依为命久已。”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于何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生产方式上有何显著变化?(4分)

材料四 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

 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4)据材料四,分析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分)

材料五  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1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题型:解答题

2007年该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85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1951元,增长16.7%;经营性收入2701元,增长12.1%;财产性收入144元,增长13.1%;转移性收入190元,增长19.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2元,增长15.2%。其中,食品支出1369元,增长14.9%;用于交通和通讯消费的支出422元,增长19.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7平方米,增加1.0平方米。

5年间该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提高了()个百分点。

A.5.6

B.7.2

C.6.9

D.7.4

题型:解答题

微波SDH信道机为了能使用公务电话,必须启用的字节是()

A.D1

D.E2

B.E1

C.D2

题型:解答题

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脾虚证,应选用的药物是()

A.泽泻

B.猪苓

C.车前子

D.茯苓

E.通草

题型:解答题

对待患者一视同仁,在医疗资源分配等问题上公平公正的医学道德品质是()

A.仁爱

B.严谨

C.诚实

D.公正

E.奉献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