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宋蕾 考古学家在一些古罗马的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宋 蕾

考古学家在一些古罗马的石刻作品和陶器、绘画作品中,经常发现其中的人物都穿有透明的长袍,质料柔软。据专家考证,那就是丝绸。

当时,丝绸对于罗马人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他们不知道丝绸是怎么制造的,又是从何而来的。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曾这样推测丝绸的来源:“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

汉武帝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安息即今天的伊朗。东汉和帝九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可到了波斯湾,临海欲渡,安息人却警告他说:“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两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最终放弃了渡海。其实,这是安息人为了保护他们在丝路上的利益,有意阻止甘英前行。

由于安息从中阻挠,在罗马,丝绸愈为神秘。汉代丝绸千里迢迢地被辗转卖到罗马之后,一磅生丝的价值为12两黄金,是原产地的数百倍,以至于当时罗马人甚至将汉朝的丝织品拆分,然后再重新织成更薄的丝绸。而极其富裕的贵族、 * * 穷奢极欲,对新奢侈品酷爱有加。在挥霍浪费的气氛中,丝绸迅速席卷古罗马。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的资金。罗马元老院也多次通过禁穿丝绸的法令,但屡禁不止。

最近,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罗马人的过分贪求丝绸等东方奢侈品,才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此说虽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东西方文明发生了接触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多地更为廉价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罗马帝国便想避开丝绸陆路交通的最大障碍——安息国,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这终于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时实现了。罗马人在掌握了印度洋航路后,终于通过南海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之后,中国与罗马的陆上交通也打通了。

唐代丝绸之路新的商路支线不断开辟,东罗马帝国、波斯的相对稳定,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丝绸之路”这个名称非常贴切恰当,因为丝绸不仅是这条陆上的主要商品,而且丝绸也正像一条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纽带。

小题1:下列关于中国丝绸在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刻、陶器、绘画作品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丝绸在古罗马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

B.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对中国丝绸的推测说明他们对中国丝绸了解甚少。

C.由于安息国从中作梗,使得中国丝绸在古代罗马人眼里显得愈加神秘和珍贵。

D.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汉代丝绸被辗转卖到罗马之时价格必然会变得很高。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息国为了从丝绸贸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因此有意阻挠汉朝和罗马的直接通商。

B.丝绸良好的质地、奢侈的社会风气,使罗马元老院禁穿丝绸的法令无法实行。

C.古罗马想方设法和中国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在于获得更多的、更为廉价的丝绸。

D.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后,古罗马通过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丝绸意外地成了双刃剑,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也加速了它的衰败进程。

B.看到罗马与中国建立了海路上的直接联系后,安息国也主动地打通了陆路交通。

C.古罗马虽然与中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但生丝贵于黄金的价格并没有任何改变。

D.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沟通的要道,它的繁荣取决于交往国的繁荣和稳定。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是()

A.炭疽

B.结核病

C.旋毛虫病

D.钩端螺旋体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公示催告程序中票据持有人是指下列哪个选项中所列的人()

A.争议发生时持有票据的人

B.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前的最后持有人

C.最初的出票人

D.票据支付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换药室地面上溅有病人血液,应

A.用干拖把拖净

B.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洗净

C.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先消毒、再洗净

D.用湿拖把拖净

E.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丢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各对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2H6, C4H10

B.CH3COOH,HCOOCH3

C.C3H6,C4H8

D.C4H8O,C5H10O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 )。

A.微生物感染

B.电磁波污染

C.程序

D.放射线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