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生命是优美的圆 吴霜 从此后,每年的春天对我来说都非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生命是优美的圆

吴霜

从此后,每年的春天对我来说都非同一般,因为那和我挚爱的父亲母亲的完美生命相关。

春天又降临了,是一场湿漉漉的雨滴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春天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季节,象征了年轻、向上,象征生命的更新换代。这或许就是父亲母亲选择初春时节离去的原因。

六年前,母亲在四月的时候飞向天堂。五年后同一时节,父亲也追随母亲而去。在他们离开这世界之前,作为女儿,我一直厮守在他们身边。无论父亲抑或母亲,他们的脸上始终充溢着一种微笑,眼神里始终有的是对生活的感激。

父母亲一直都是热爱生活的人,这种热爱充溢着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壮丽色彩。母亲新凤霞临终时七十二岁,肤色白皙、声调柔美,在她做客的常州宾馆里为热爱她的观众作画,她画了那么多大幅整张的寿桃、牡丹,人家满意,她也欣然。即便是后来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尽管失语,却一直目光炯炯,见到每个来看望他的人,都高兴地点头、拱手致意。父亲吴祖光八十六岁告别生命,去世前几天我为他做寿,推着轮椅走在石子路上,我看见他面色红润,指着一个从身边跑过去的孩子,不断地笑着向我示意,他是在说:看,这孩子跑得多好,玩得多好!在寿宴上,除了父亲,满桌都是晚辈,大家欢笑着向他贺寿。父亲手举一杯红酒,开心地笑,然后一点点地抿,那是一瓶十年以上的干红,遵从医嘱,父亲晚年常喝的一种酒。

过去,我从来不懂,有一天,生活会给你带来如此的缺失感,每天生活在身边的父母亲会突然间就永远地不见了,一种你生活在其中的熟悉了几十年的氛围刹那间消失了,无影无踪,再也不能复还。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只是,我们这个充满记忆的生命种群,在一个生命结束的时候,经常不愿接受现实而已。

然而,这却给我的感官带来了一种奇妙的现象,那就是活动的物体离开以后从静止的存在中上升出来的一种美感。因此母亲用过的拐杖,父亲常坐过的书桌,母亲的大批手稿,父亲和母亲合作的书画作品,甚至父亲从楼下那个叫“明珠”的小商场里买来的小扫把和小簸箕都奇迹般地生出一种静止的美。这些物件使我的头脑前所未有的活跃,往事清晰如洗,活灵活现。无形的生命游移在静止的物体之间,只能感悟却不可触摸。我心里纳闷,怎么会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又怎么会这样美?

父母亲离开的时候,春风吹散了浮土,天空展现出清丽的深蓝色,树枝的顶端泛起青绿,干了一冬的土地变得潮湿……沉睡的世界开始复苏,到处充满一种勃勃的朝气。

因此,父亲和母亲的离去没有让人感到撕心裂肺的悲伤。生命的完美是这样被凸显出来的,生时给人带来美感,死时还是如此。就像一幅美仑美奂的图画,浓墨淡彩,从始至终,每个线条都玲珑,每抹颜色都精致。

死亡怎么会有这样的作用?美丽得震颤了人的心灵。

美丽发生在父母亲死亡来临以后。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词汇来描述这种感觉,一直是我在梦中都试图解答的题目。

生命应该用一个优美的圆来表示,起点和终点在最后关头完美相接,生命的图画才完整。你知道,一个人是无法设计自己的死亡的。即便可以,也只能在宗教故事中,在小说电影中体现。可是这一次,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虽然无可解释却无法拒绝。

所以说,完美的生命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死亡。从此后,每年的春天对我来说都非同一般,因为那和我挚爱的父亲母亲的完美生命相关。于是,春天又一次地变成了怀念。没有忧伤,只有无比的依恋。

小题1:作者抓住了哪几个细节来刻画父亲对生活的热爱?请分点概述。(4分)

小题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在开头两个自然段里紧扣“春天”来写?(5分)

小题3:面对父母亲的离去,作者为什么说“生命是优美的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走

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轰鸣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资生健脾丸多用于治疗:( )

A.疳气

B.疳积

C.疳积脾虚夹虫积者

D.疳积脾虚夹气积者

E.干疳夹气滞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胸痹之痰浊壅塞证候的特点是

A.胸部刺痛,入夜尤重
B.胸闷隐痛,时作时休
C.胸闷如窒,痛引肩背
D.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E.胸闷气短,畏寒肢冷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监理工程师在建设工程监理中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组织各方协同配合,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坚持( )的原则。

A.权责一致
B.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C.综合效益
D.公正、独立、自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无缝线路困难条件下处理跑道后限速()km/h开通线路。

A、25

B、35

C、5

D、45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