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6Ω,R2=3Ω,串联后接于18V的电源上,则R1两端的

题型:填空题

问题:

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6Ω,R2=3Ω,串联后接于18V的电源上,则R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流过R2的电流是______A.若两电阻并联接入18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是______.

考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题型:填空题

2012年一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11.44万公顷,同比增长33.6%。从供应结构看,基础设施、工矿仓储和房地产用地,分别占供应总量的45.2%、31.2%和23.6%。其中,基础设施用地同比增加1.6倍:工矿仓储和房地产用地同比分别增长9%和降低18%,占比均有所下降。
2012年一季度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5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53%,环比增长0.26%。商业、居住、工业分别为5705元/平方米、4516元/平方米和654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91%、-0.04%、0.31%,增速较上季度分别下降3.3,2.9和1.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3.7%,2.4%。
2012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现违法用地行为9462件,涉及土地面积3180.7公顷(耕地1131.7公顷),同比分别下降3.8%、35%(耕地35.6%);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3864件,涉及土地面积2629.2公顷(耕地879.6公顷),同比分别上升2.9%、下降28.7%(耕地下降18.5%)。从区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发现违法用地面积占全国的81.3%,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全国共立案查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案件772件,同比下降3.5%。
2012年全国第一季度共发生地质灾害413起,直接经济损失730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4倍、降低83.9%,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为主,大部分由自然因素引发。

2012年一季度,下列各项同比降幅的排序正确的是( )。

A.违法用地行为>立案查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案件>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涉及土地面积
B.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涉及土地面积>违法用地涉及土地面积>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涉及耕地面积
C.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涉及土地面积>违法用地涉及土地面积>立案查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案件
D.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涉及耕地面积>违法用地行为>立案查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案件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 夫其卓绝在上不与士民等夷者,独天子一人耳。天子以秉政劳民贵……尝试计之,人主独贵者,政亦独制。                    

——章炳麟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第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政府规定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安抚使除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材料一中的“不与士民等夷者”体现的是哪一观念?这里的“独制”什么时候确立?(2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进步性。(5分)

(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3分)该设置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4)材料四表明,元初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意义?(5分)

题型:填空题

清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继续实行科举制,笼络知识分子,对这种现象的完整分析是

A.清初统治者需要的是拥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知识分子

B.清初统治者需要所有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C.科举制的存在适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D.清初统治者通过这两个措施来分化瓦解反清势力

题型:填空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60°
B.有一个外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和小于直角
D.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
题型:填空题

. Jack is always occupied __________ his work, which makes him have no time to stay with his family.

A.by

B.for

C.with

D.to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