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a2-c2=3ab-b2,S△

题型:解答题

问题:

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a2-c2=
3
ab-b2
,S△ABC=2.
(1)求
CA
CB
的值;
(2)设函数y=sin(ωx+φ),(其中φ∈[0,
π
2
],ω>0)
,最小正周期为π,当x等于角C时函数取到最大值,求使该函数取最小值时的x的集合.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余弦定理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题型:解答题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可以有两种划分方式,其中一种是根据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城市规划本身的相关性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

A.主干法

B.从属法

C.专项法

D.相关法

E.规划法

题型:解答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

材料二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材料三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做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

材料四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刚性”的家庭结构,要阉割个性,否则“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言语化的共性。在近代西方社会生动上升,人们的收入超出温饱之后,“家”的经济功能逐渐由金融保险市场来胜任,这时的“家”文化没必要那么“刚性”,也不必约束个人的自由,因为感情的交融是逼不出的,只有基于个 * * 利、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自愿真诚的,才不是出于“义务”责任感而为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出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

——材料二、三、四均摘编自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儒家文化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传统中国家庭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家庭的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题型:解答题

30岁,GP,宫内孕38周,因"无诱因胸闷、憋气、不能平卧3天"入院。患者孕期各项检查正常,4年前足月顺产。查体:BP125/80mmHg,心率130次/分,呼吸23次份,半卧位,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散在细小湿啰音,胎心率160次/分,肝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水肿,Hb89g/L

为明确诊断,首选哪项检查()

A.血常规

B.尿蛋白

C.肝肾功能

D.超声心动检查

E.胸片

题型:解答题

钢水浇注温度包括两部分,一是钢水凝固温度,二是钢水()

题型:解答题

依据《刑法》的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3年以下
B.5年以下
C.3年以上7年以一F D.5年以上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