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夕,毛 * * 曾预言:“可能有这样一些 * * 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 * * 曾预言:“可能有这样一些 * * 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新中国成立之初,最能证明这一高瞻远瞩的是  [ ]

A、借整风运动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B、刘青山和张子善被依法处决

C、反对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全面反对“大跃进”运动

考点:新中国的成立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是新圣母公墓里赫鲁晓夫的墓地,墓碑由黑白各三块大理石相互交叉构成,寓意深刻。

(1)请你结合史实和碑意,扼要写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功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苏联新经济体制从1966年开始正式推行,……一些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七·五”计划期间的增长速度。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农业年均增长率由2.3%增至4.2%,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由6.1%增至7.7%.国民收入由6.6%提高到7.7%.社会劳动生产率由6.4%提高到6.8%。 ……人们工资收入增加;肉、奶、蛋、鱼……等基本食品的人均消费量以及电视、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摩托车、小型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的每百户拥有量都有大幅度增长;物价长期稳定,居住条件也有改善。

(2)70年代中期是苏联历史上人民生活最好的时期,俄罗斯人至今仍怀念这一时期的生活,但历史学家却把勃列日涅夫在这一时期的执政称为“保守倒退时期…停滞时代”。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针对经济发展中的“停滞趋势”和历次经济改革的不成功,提出了“加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的思想。

(3)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的实质和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促使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流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这是市场经济的()。

A.激励功能

B.调节功能

C.传导功能

D.实现功能

题型:选择题

对文中画线的四个“细胞”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③④都不同。

题型:选择题

在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中,信息是有生命周期的。在生命周期内,信息有效属于( )。

A.信息的可存储性
B.信息的有序性
C.信息的时效性
D.信息的适用性

题型:选择题

女,36岁,农民。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觉活动后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咯少量血2次,无发热、盗汗。今日种菜时突然晕倒而急送医院。查体:T37℃,P100次/分,BP140/90mmHg。神清,球结膜无水肿,颈静脉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P2>A2,三尖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肝在右肋下3cm,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

假设上述诊断成立,首选的药物治疗是()

A.抗生素

B.钙拮抗剂

C.前列环素

D.一氧化氮吸入

E.低分子肝素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