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正确的结果填在括号内。 (1)18+35+29-67=( ) (2)100-2

题型:填空题

问题:

将正确的结果填在括号内。

(1)18+35+29-67=(   )

(2)100-27-25+16=(   )

(3)93-46+18-38=(   )

(4)25+16+37-44=(   )

考点: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及应用
题型:填空题

《韩非子》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句话提示给我们的信息是[ ]

A.可供捕食的猎物很多

B.“上古之世”自然环境好,生态平衡

C.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D.人们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题型:填空题

正气的强弱主要有关因素是()。

A.与气候变化有关

B.与工作环境有关

C.与精神状态有关

D.与居住的地域条件有关

E.与情志变化有关

题型:填空题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 239—1999)的规定和要求,堤脚防护工程质量抽检主要内容为( )。

A.干密度

B.密实程度

C.平整度

D.断面复核

题型:填空题

下面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作业练习,阅读并回答问题。一、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高太尉仍要置他于死地。林冲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抗。概括情节要点(如“路遇李小二”“火烧草料场”),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二、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他的思想观念、为人行事和一般的草莽英雄有很大的差异。试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三、风雪作为自然环境,对刻画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看看课文对风雪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四、“逼上梁山”,指的是被压迫的人们不得不奋起反抗的事情。补充阅读《水浒》相关章回,探讨林冲在恶势力的逼迫下,由安分守己到被“逼上梁山”、群雄聚义的心理变化过程。[参考资料]明代李开先《宝剑记》中林冲夜奔梁山的唱词: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以下选项中对其作业设计意图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题意在让学生归纳矛盾冲突的发展脉络,了解林冲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

B.第二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C.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D.第四题意在扩展学生阅读量,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丰富知识,扩大积累

题型:填空题

当老师看到学生的成绩有进步,但同时发现有一个错题犯过多次了,在这个情景下,老师的反应是先肯定了学生的成绩进步,这是什么类型的安抚形式()

A.正性无条件安抚

B.正性有条件安抚

C.负性有条件安抚

D.负性无条件安抚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