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l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6分)

小题3: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植物的根尖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分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A.分生区和成熟区

B.成熟区和分生区

C.都成熟区

D.伸长区和成熟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竹叶石膏汤中含有的药物()

A.半夏、麦冬、甘草

B.竹叶、石膏、党参

C.石膏、人参、知母

D.竹叶、麦冬、生地

E.甘草、生地、石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绿色食品指的是[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血涂片制备过程中不会影响血片质量的是( )

A.血膜厚薄
B.静脉血标本
C.新玻片
D.染料pH
E.低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只想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