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

题型:综合题

问题:

发生于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

……

甲午战争对中 * * 的影响,梁启超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从准确意义讲,不是鸦片战争,而是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

——《制度 战略 信仰 国运——刘亚洲空军上将谈甲午战争》

材料二

徐国琦认真考察梳理了这一时期政府的外交文件后得出结论:对于大战,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采取着主动姿态。从大战伊始,段祺瑞政府就责令对外人员每日收集大量情报,掌握欧战最新动态,以备随时调整外交政策。以梁启超、陈独秀、张君劢为代表的文化领袖们更是密切关注战事,积极撰文鼓吹,探讨大战为中国带来改变的可能性。尤其随着德国在大战中日渐颓势,美国的态度逐渐倾向协约国,精英们更坚定了参战的信心,希望在欧战中大显身手,获得战后平等地位。

——《中国与大战》:铭记中国的1918

材料三 

中国渴望加入世界,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和强大的国家,这种国家主义的观念催生了中国的革命、内部革新以及国家转型。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活力就在于她在处理国际事物过程中融合了政治上的民族主义(political nationalism)、文化上的破坏偶像(cultural iconoclasm)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diplomatic internationalism)。

——《徐国琦:“没有一战,何来五四?”——徐国琦教授访谈录》

(1)阅读材料一,按照“甲午之败是国家之败”的思路,分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4分)如何理解“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积极参战的目的。(3分)从材料二看,哪些因素为中国参战提供了条件?(3分)

(3)从“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两个角度分析一战对中国的影响。(6分)

考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辽,门户开放政策)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影响
题型:综合题

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粒/m3(350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0粒/m3(3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0粒/m3(3粒/L)到小于等于30000粒/m3(30粒/L),符合的洁净度标准是()

A.洁净度300000级

B.洁净度100000级

C.洁净度10000级

D.洁净度1000级

E.洁净度100级

题型:综合题

某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5000万元,流动资金为450万元,项目投产期年利润总额为900万元,达到设计生产的能力的正常年份年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则该项目正常年份的投资利润率为()。

A.18%

B.22%

C.24%

D.38.5%

题型:综合题

微波炉是利用()加热的新型炊具。

A、电磁感应

B、微波

C、远红外线

D、液化石油气

题型:综合题

单叠绕组的均压线能使各支路电流分配趋于均衡。

题型:综合题

物流信息的内容是与物流管理的各个子系统对信息的需求相一致。( )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