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塔上有棵树 刘志坚 我的居室临河。河的那面有座古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塔上有棵树

刘志坚

我的居室临河。河的那面有座古塔,塔上有棵树。那树挺立在塔顶之上,和我隔着一段空间为邻。

那树不很高大,但很古老。树叶纷披,撑一团墨绿。郁郁葱葱,四季不凋。有人说它是胡椒树,也有人说它是香樟树。那树是怎么上去的?有人说那树的种耔,一定是小鸟衔上去的,也有人说是修塔人遗落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了这树,这千年古塔,才有了生机的葱笼和生命的蓬勃。

塔之树,是一曲生命之歌。

塔是锥形的。塔顶原有三个相叠的宝瓶,远远看去,像一串葫芦。那里没有土壤,没有泉水。塔树只能在一层薄薄的尘埃里,在砖头的缝隙里存活。这是生命的奇迹。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不能在沃野里扎根,不能在旷野里扶风摇云。它只能在那一无所有的塔尖,以自己的坚韧和顽强,经营自己的日子。它面对大地,却得不到大地气脉的挟持,它面对江河,却得不到江河涓滴的滋润。生地的失位,这不是它自己的选择。落脚绝地,使它失去很多,更增加了它生的困厄和艰辛。

风吹来,雪飘来,风暴和雷击也劈面而来,它都无法回避,它只能挺身相迎。烈日炎炎,炙烤着它,从墨出到日落,也只能苦苦地支撑着。风刀霜剑严相遇,它只能默默地忍受看。塔之树是不幸的,时时都在承受着大自然的磨难。它又是幸运的,它远离尘嚣,地面上的树,被砍了一茬又一茬,大片的森林都从地面上消失了,而它却躲过了人世间的劫难。还有那年,日本飞机来轰炸古城,从空中撒落的炸弹,撞落了塔尖上的宝瓶,塔树却安然无恙。而今。它是活得更古拙而宁静了。

塔树像从大自然的炼狱里脱颖而出的一位哲人。它默默地俯览大地,闲闲地静观江河在流、城市在变。静观世人一代一代地在繁衍,繁衍出城市的进步和文明,也繁衍出许多的荒谬和悲欢离合的故事。

每天,它第一个迎接朝阳,最后送走落日。风从哪里来,雨往哪儿去,春花秋月何时了,它都知道。因为大自然的风云变幻,都在他头上演绎。

它独立云空,与月儿相守,与星星对峙,与行云为伍,也与寂寞为邻。一任脚下的江河,水涨水落,一任身边的野草,草绿草黄。它只伴随大自然的韵律,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天籁。

塔树立于塔顶,脚下是拥挤的人,头上是拥挤的星。它像一位禅者,昭示世人,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秉性,不坠风尘。把人间的富贵荣华,看做是身边的野草闲花。把地上走动的人,看做是天上流动的云。它面对人世间的对对错错,天上的日升月落,也只闲闲而观,默默无语。它无喜无悲,无功过得失。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撑一团生命的绿。它不成材,成材又如何?它不结果,结果又如何?它崇尚的只是大自然。金风乍起时。偶然也垂下一片两片落叶,或者从塔顶坠下几缕清香,不知是为了它生命的真实存在,还是为了回报塔身立足的那片土地。

我常坐于窗前,和它对视。它存在的本身,就时时在启示:生地的不详。不是自己的选择。但生命价值的定位和升华,应由自己来主宰。只有禁得起风雨的磨难。才能显示出生命的本色。

塔树立身塔顶,失去大地的滋润,却也逃过了人间劫难。祸福消长,得失在天。

小题1:作者抓住塔上的树的哪些特点来展开议论抒情的?(2分)

小题2:文中说“塔之树,是一曲生命之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小题3:如何理解“塔树像从大自然的炼狱里脱颖而出的一位哲人”这句话的意思?(4分)

小题4:请联系自身实际,分条陈述,塔上的树带给你的那些启示。(4分)

考点: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3去掉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乘______;0.052去掉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患儿,男,1岁,5天前出现发热,经治疗后热不退,现见躯干部斑丘疹,草莓舌,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颈部淋巴结肿痛,手足硬肿,指趾脱皮,舌质红绛,苔薄黄,脉数有力。其证候是()

A.猩红热,邪侵肺卫

B.川崎病,气营两燔

C.川崎病,卫气同病

D.猩红热,毒炽气营

E.川崎病,气阴两伤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钡餐检查,空肠黏膜皱襞多呈()

A.弹簧状

B.腊肠状

C.羽毛状

D.雪花状

E.鱼骨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审议和修订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从合寨村发端的中国村民自治制度至今已走过30年历程。村民自治制度有利于   

A.巩固基层国家 * * ,维护社会稳定

B.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作用

C.有利于村民更好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太阳光强的时候外出,最好戴上墨镜、遮阳帽等。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