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祖伯凤,周汾州刺史。父定,上仪同。仁基少骁武,便弓马。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祖伯凤,周汾州刺史。父定,上仪同。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 * * 。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 * * 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节选自《北史·裴仁基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弓马——便:熟习。

B.精兵三万——简:挑选。

C.以东都——逼:逼近。

D.世充还——却:表示转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众归密——孰能讥之乎

B.王世充东都食尽——引为流觞曲水

C.得军资——纵一苇之

D. * * 张童儿告——不知东方既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仁基为激励士气,把军用物资分赏给部下,却遭萧怀静制止,这使两人的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后者被杀,裴仁基本人叛变。

B.面对王世充的进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战术上各有己见,但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结果因轻敌冒进带来大败。

C.裴仁基父子在战败被俘后,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图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

D.根据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会“苦谏”“苦争”,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极端手段。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一词多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防寒、年度鉴定的机车自入段规定的技术作业完了时起至实际工作完了时止,其状态为()。

A、检修机车

B、加改机车

C、其他机车

D、其他检修机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抗震救灾中,空降部队的战士空降到汶川。战士在跳伞时.如果在空中未打开伞,且加速下降(不计空气阻力).他的动能_________,势能_________。如果伞打开后,战士匀速下降,则此时他的机械能 ____________。(三个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质量为m功率为P的汽车在平直路上行驶,若汽车行驶时的功率恒为P,匀速运动时的速率为,当汽车以速率()行驶时,它的加速度为(阻力恒定) 多大?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G蛋白-效应蛋白间的信号转导,常通过下述哪些方式进行()

A、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C、调节G蛋白介导的离子通道

D、激活钙和肌醇磷脂代谢

E、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重度肺气肿病人可发生()。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