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亲 政 篇 【明】王鏊 交①则泰,不交则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亲 政 篇

【明】王鏊

  交①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②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 * * 、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盖古之外朝也,其北太极门,盖古之正朝也,又北两仪殿,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文德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内殿引见,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选自《明代文集》,有删改)

【注】①交:交通,通气。②路寝:帝王正殿所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视之,谢恩见辞——特:只,不过

B.盖天有三垣,天子之——象:好像

C.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福气

D.天下至今以为矣——恨:遗憾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当时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状况的一组是(     )

①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②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

③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④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⑤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

⑥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中叶,皇帝不过问政事,君臣互相见面,只在皇上临朝的短时间内。上下之间,只不过靠奏章、批答互相关联,针对这一情况,王鏊写了本文上奏皇帝。

B.文章认为,明朝重大朝会在奉天殿,平日朝奏在奉天门,只是一直以来缺少内朝制度,以致上下之间的意见阻塞不通;天下的弊病,因此积累起来。

C.文章提出,希望大臣常问皇帝起居,侍从等轮流回答咨询,各部门有事不易决断的君臣当面讨论解决,群臣上殿陈奏,都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D.文章引经据史,条理分明,尖锐地指出君臣之间间隔不通的危害,切中时弊;提出恢复内朝亲政的办法,希望借此改变朝廷上下不通气的现状。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翻译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要提高机体对高原的适应能力,主要应提高(),以促进组织获得充分的氧气供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1m的竹竿的影长为0.8m,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其中,落在墙壁上的影长为1.5m,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8m,求树的高为多少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苯 (苯酚)—— 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

B.(NO2)——通过水洗、干燥后,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乙烷 (乙烯)——让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 (乙酸)——加足量CaO固体,蒸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有关ANA谱阳性率描述错误的是

A.ANA阳性率在SLE及药物性狼疮均, 95%,混合性结缔组织病99%
B.ds-DNA抗体在SLE阳性率50%~80%
C.抗组蛋白抗体在药物性狼疮阳性率远高于SLE
D.抗DNP及抗Sm抗体仍以SLE阳性率较高
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抗RNP抗体近半数增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