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①直线a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则a∥α; ②直线a平行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判断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①直线a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则a∥α;

②直线a平行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a∥α;

③直线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α;

④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平面β,则α∥β;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题型:选择题

魏格纳是从那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大陆漂移说的研究[ ]

A、亚洲与大洋州

B、南美洲与北美洲

C、南美洲与南极洲

D、非洲与南美洲

题型:选择题

( )是政府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

A.综合规划

B.区域规划

C.专项规划

D.企业规划

题型:选择题

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 ]

A.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

题型:选择题

(2007年)  案情:2006年5月24日,受雇于刘某(车主)的张某驾车运货,途经一木桥时,桥断裂,连车带人掉入河中。张某摔伤后自费看病支付医疗费上万元。刘某多次找到该桥所有人南河公司索赔,无果。刘某于2007年1月25日将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13.5万元。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指定了15日的举证期限,在此期间刘某向法院提供了汽车产权证、购车发票等证据。一审开庭时,刘某又向法院提供了修车发票。庭审调查中,被告南河公司主张该证据已超过举证期限,而刘某则解释说,迟延提出证据是因工作忙,未能及时索取发票,最后法官仍安排双方对该证据进行质证。经双方同意,法庭主持该案调解。在调解中,被告承认确有工作疏漏,未及时发布木桥弃用的公告;原告也承认,知道该木桥已弃用,但没想到会断裂。双方最终未能达成调解协议。2007年3月16日,法院依据双方在调解中陈述的事实和情况,认定被告承担主要责任,原告承担次要责任;并根据相关证据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8万元。刘某当即表示将提起上诉。  2007年3月29日刘某因病去世。刘某之子小刘于2007年4月5日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提出相关证明材料,要求法院确认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顺延上诉期限,法院受理了小刘的上诉并同意顺延上诉期限。  2007年7月3日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原审原告提供的汽车修理费的证据中数额不实,依据新的事实证据,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4.5万元。  问题:

(2007年)小刘的上诉是否成立?为什么?

题型:选择题

患者,男,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反复肿痛求拔除。拔牙后第2天,患者因拔牙创出血求治。

将作何种处理

A.局部清创
B.局部填塞止血药物
C.再次缝合并全身应用止血药
D.根据其出血性疾病病因予以输血治疗
E.局部压迫止血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