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 据《乐记》载,战国初,魏文侯曾对孔子学生子夏说:“吾端冕而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

据《乐记》载,战国初,魏文侯曾对孔子学生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倦。”这里的“古乐”指的是上古的《韶》、《武》等雅乐;“郑卫之音”是指当时流行的民间“新乐”,大概与桑间濮上男女幽会求爱的歌乐相类。这位魏文侯也还老实得可爱,在雅士面前,并不隐瞒自己爱听“流行的”,而不爱听“古典的”的俗趣。
孔子则特别钟爱古乐,他欣赏“尽善尽美”的《韶》乐后,竟“三月不知肉味”。对于郑卫之音他极为反感,所谓“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而后荀子和《乐记》也把郑卫之音贬为“使人心淫”和“乱世之音”。古时没有录音技术,这种“乱世之音”的音响效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郑卫之音的歌词文字却传留不少。相传经孔子删订过的诗三百篇中,《郑风》、《卫风》共计六十篇,约占全书的1/5。按照朱熹统计,其中不“淫奔”之诗还有二三十篇。足见孔夫子对郑卫之风也还相当宽容,并不完全以个人好恶而定取舍。
人心之“喜新厌旧”,引起艺术无休止的变化。下划线考之于戏剧史,就足以为证。戏曲声腔于元代重北曲, 明代中期则已盛行南曲系统的海盐腔,北曲渐趋式微。至嘉靖年间民间又渐渐以昆山腔代替了海盐腔。昆山腔方兴之时,也只流传于民间歌儿之口,并未登富贵人家的大雅之堂,但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就完全成为古奥的“雅部”,听者“无不茫然不知所谓”(焦循语),而逐渐兴起于民间的“花部”诸地方声腔中,“虽妇孺亦能解”,也就深受百姓欢迎。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曾称“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当非虚妄之论。
这一切说怪不怪,凡流行的艺术,总是社会心理刺激的结果,在特定的时间里,显得通俗易懂,与众人情趣相合,自然易于为当时民众所接受所喜爱。古典艺术则是过于某个时代的产物,在它兴盛时的那种群众心理原状已不复存在,加以时间的距离,这些艺术愈来愈显得典雅甚或艰深。这种距离感常使未受专门训练的一般人感到不亲切不解渴。清初的李笠翁就已点明:“演古代戏如唱清曲,只可悦知音数人之耳,不能娱满座宾朋之目。”故而,凡是流行的,总是多数人的;凡是古典的,总是少数人的。像戏剧这样的群体性艺术,需要许多人的合作, 自然容易倾向通俗化、流行化。
但是,由于变化的社会心理又总是迅速地推出新的流行的艺术,于是“流行性”也就不可避免地兼有“短暂性”。古典艺术则不然。它曾经过“时代的”和“历史的”两种选择,因而就成为一种可以长期保留的艺术。如果“流行的”某种艺术品经过十年、 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遴选依然流行于世,那么这少量传世之作就已变成“古典的”了。就如当年流行于桑间濮上的俗唱,流传于今都已成了代表一个时代的深奥的“古典”。从这个角度看,凡是流行的,总是短暂的,凡是古典的,总是长存的。唯其如此,也就有不少戏剧家喜欢不遗余力地对古典戏剧进行再创造,使之不断地以新面貌出现于各个时代的观众面前。“流行的”刺激了艺术的创新,“古典的”肯定了艺术的传承。前者促使艺术类型形态的裂变、重组与更新,后者则维护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生态平衡”,让历史的精华代代相传,为后人保留了许多选择的机会。更有许多交叉的现象。如:在追求时尚时却复活了古典,在弘扬传统时却启发了创新,古典的借新潮得以广为传播,流行的借传统反而行之弥远,等等。且以四百年前莎士比亚戏剧的重演为例。在今天的世界上,有说古代英语的莎士比亚,也有说现代汉语的莎士比亚;有追寻当年环球剧场样态的复旧式的莎士比亚,也有爵士乐伴唱的先锋派的莎士比亚;有穿着日本和服的莎士比亚,也有穿着中国戏装的莎士比亚……

第四段中“这一切”指代的是:

A.魏文侯毫不隐瞒自己爱听“流行”音乐的俗趣。

B.孔子特别钟爱古乐,但对“流行的”音乐也相当宽容。

C.戏曲声腔的发展变化过程。

D.明代王骥德所说的“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

考点:在职联考会计硕士(MPAcc)综合知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考综合知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器官最易发生脂肪变性

A.心脏

B.肺脏

C.肝脏

D.脾脏

E.肾脏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多长时间()

A.5天

B.72小时

C.7天

D.10天

E.24小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_____ is known to us all, Yao Ming is an iconic( 偶像的) figure of Chinese basketball .

A.What

B.As

C.It

D.which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不变的力F拉着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体,开始时与物体相连的绳和水平面间的夹角是α,当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β。已知图中的高度h,求绳的拉力FT对物体所做的功,绳的质量、滑轮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绿地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B.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

C.旧区绿地总指标的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60%

D.组团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不低于0.5m2/人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