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员如有正当理由需撤销报检时,有权按有关规定办理撤检手续。 ( )

题型:判断题

问题:

检疫员如有正当理由需撤销报检时,有权按有关规定办理撤检手续。 ( )

考点:报检员考试报检员
题型:判断题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漫画《引向歧路》的认识。

《引向歧路》  

题型:判断题
小冬比小雪高25厘米,小冬身高比小雪多
1
5
,计算小冬身高的正确的算式是(  )
A.25×(1+
1
5
)
B.25×(1-
1
5
)
C.25÷(1-
1
5
)
D.25÷
1
5
+25
题型:判断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徵上疏曰:

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雄,南面临下,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本支百世,传祚无穷。然而克终者鲜,败亡相继,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殷鉴不远,可得而言。

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之有。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虐,以就灭亡哉!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外示严重,内多险忌,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上下相蒙,君臣道隔,民不堪命,率土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圣哲乘机,拯其危溺,八柱倾而复正,四维弛而更张。远肃迩安,不逾于期月;胜残去杀,无待于百年。今宫观台榭,尽居之矣;奇珍异物,尽收之矣;姬姜淑媛,尽侍于侧矣。四海九州,尽为臣妾矣。若能鉴彼之所以失,念我之所以得,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焚鹿台之宝衣,毁阿房之广殿,惧危亡于峻宇,思安处于卑宫,则神化潜通,无为而治,德之上也。若成功不毁,即仍其旧,除其不急,损之又损。杂茅茨于桂栋,参玉砌以土堦,悦以使人,不竭其力,常念居之者逸,作之者劳,亿兆悦以子来,群生仰而遂性,德之次也。若惟圣罔念,不慎厥终,忘缔构之艰难,谓天命之可恃,忽采椽之恭俭,追雕墙之靡丽,因其基以广之,增其旧而饰之,触类而长,不知止足,人不见德,而劳役是闻,斯为下矣。譬之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乱,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人怨则神怒,神怒则灾害必生,灾害既生,则祸乱必作,祸乱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鲜矣。顺天革命之后,将隆七百之祚,贻厥子孙,传之万叶。难得易失,可不念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观自古受图膺运膺:承受

B.本支百世,传祚无穷祚:通“阼”,帝位。

C.恃其富强,不虞后患虞:预料

D.民不堪命,率土分崩率:率领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驱天下以从欲作《师说》以贻之

B.惧危亡于峻宇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谓天命之可恃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D.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就指出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希望自己德配天地 * * 巩固,能世世代代将帝位相传下去,但实现的很少,原因在于没有遵循治国的规律。

B.本文认为隋朝统一天下,兵强马壮,三十余年,声威远播,震动外邦。隋炀帝也想让天下安定、国家长治久安,然而轻言放弃,江山尽为他人占有。

C.魏徵希望唐太宗借鉴和总结隋朝亡国的历史教训,思考唐朝之所以得天下的成功经验,不自恃功德,居安思危,就能与天地神明相通,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D.文章后半部分强调德政的重要性,认为百姓见不到德政,见到的只是无休止的劳役,最终会天怒人怨,引起祸乱,祸乱一旦兴起,后果不堪设想。

题型:判断题

下列语族不属于南亚语系的是()。

A、孟-高棉语族

B、马六甲语族

C、印度尼西亚语族

D、蒙达语族

题型:判断题

在目前燃气轮机中广泛应用的是:()

A.空气冷却

B.液体冷却

C.固体冷却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