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13分)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13分)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结合选文内容,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述一下“慎独”的含义。(3分)

小题3:选文以“慎独”为论题,主要论述了关于“慎独”的哪两个方面的内容?(4分)        

小题4:下面三句话均出自选文结尾段,请你选择其中一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

(1)“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

(2)“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

(3)“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考点:议论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具有关节的动物,运动能力和灵活程度都有所提高,下列动物中没有关节的是[ ]

A.蚯蚓

B.家鼠

C.麻雀

D.蟒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腹膜透析管的护理,下列正确的是()

A.置管期间不可盆浴

B.严密观察透析管出口有无红肿、漏液及渗血现象

C.沐浴前可用塑料布包扎导管,沐浴后擦干周围皮肤、消毒换药

D.每周更换碘伏帽一次

E.透析管不用时应钳夹,防止污染物逆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50°C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ΔH=+56.76 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反应

D.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

E.以上都不对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般情况下,开启后不占室内空间的是( )。

A.平开窗

B.固定窗

C.推拉窗

D.上悬窗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