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字法在《新华字典》中查下列各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厝:查“厂”部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按部首查字法在《新华字典》中查下列各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厝:查“厂”部,8画

B.固:查“口”部,5画

C.努:查“女”部,4画

D.裹:查“衣”部,8画

考点:查字典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黎 明 的 眼 睛

端木蕻良

⑴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全身。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

⑵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⑶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呢!

⑷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需开窗子了。

⑸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住过多少代,才懂得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就会模仿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在搭上个顶蓬。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⑹房墙上开窗子是后来的事。随着窗子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⑺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了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⑻随着时光流逝,层楼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了。看到高层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没有窗子的房子,几乎也就没法把他唤作屋子了。

⑼有谁未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见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飞来……

⑽窗子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⑾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风沙飞入屋中。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尘,还有很难发觉的细菌,有的是出门拜访,有的是偷偷的混了进来……

⑿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

⒀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的。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了。

⒁窗子的玻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窗框上装有循环水,它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他发觉不到的天敌,又可送进来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

⒂有的窗子不需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他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外边,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

⒃打开窗子吧!现在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

1.文中写了爱斯基摩人的冰房、鄂伦春人的“神仙柱”、山顶洞人的“半截坑”,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这些共同之处表明了什么?(4分)

(1)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2)这些共同之处表明了

2.在今天,作者把窗子比作“文明的眼睛”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点概述。(6分)

3.请根据第⑽、⑾两段的意蕴,联系实际,展开联想,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4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窗子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但作者超越习惯的思维,把窗子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联系起来,变习见为新知,产生了新鲜、独特的魅力。

B.文章的思路清晰。全文以昨天、今天这一条时光之线索,展示了窗子和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的轨迹。

C.本文首尾呼应,照应巧妙。开头实写开窗迎春,结尾实中有虚,开窗“迎接一个新的世纪”。

D.本文以逻辑思维为纲,以形象化的画面为材料,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是一篇蕴含哲理性的议论性散文。E.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

题型:选择题

一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15,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差是5,如颠倒各位上的数的顺序,则所成的新数比原数的3倍少39。求这个三位数( )。

A.196

B.348

C.267

D.429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利于伤口愈合的药物是()

A.维生素C

B.锌制剂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D.活血化瘀中药制剂

E.生肌散

题型:选择题

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作用时间最长可达()

A.80min

B.100min

C.120min

D.240min

E.360min

题型:选择题

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射程仅为()左右,喷射时间短,因此,在喷射时要迅速果断,接近火焰,要先喷射近火火焰,然后逐渐向前移动,并向左右移动。在使用过程中,要连续喷射,防止余烬复燃。使用中应注意机身的垂直,不可颠倒使用,以防止溶液喷出。

A.1m

B.2m

C.5m

D.10m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