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由路基、垫层、()、面层组成。A.底层 B.中间层 C.基层 D.顶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由路基、垫层、()、面层组成。

A.底层

B.中间层

C.基层

D.顶层

考点:市政公用工程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10年12月,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召开。目前全球有8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以及272个孔子课堂。除此之外,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多个机构在等待着自己的申请获得批准。这表明[ ]

A.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唯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C.中华文化只应当是中国的文化,不应该走向世界

D.我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就意味着全盘吸收一切文化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将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将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会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因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将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1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热量向空间的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而现在的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B.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个头越小越危险 

C.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D.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欧洲

题型:单项选择题

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出现颈缩和断桩,可采取的措施有()

A.控制拔管速度

B.复打法

C.反插法

D.单打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PowerPotnt中按功能键“F5”的功能是______。

A.打开文件
B.观看放映
C.打印预览
D.样式检查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