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的支架蜡型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A.2小时 B.6小时 C.12小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完成的支架蜡型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考点:口腔修复(医学高级)可摘局部义齿可摘局部义齿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10年8月2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交割仪式在伦敦进行,这是中国汽车企业收购外国汽车企业的最大收购案,总收购金额为18亿美元。这表明 (   )

①兼并有利于企业资产的重组    ②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③收购属于商品出口的行为        ④是国际商品贸易方式多样化的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项选择题

( )的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投资(或成本)、进度和质量;它的进度也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

A.筹划阶段

B.设计阶段

C.动用前准备阶段

D.施工阶段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叙事的社会本质在于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意识形态属性只体现在叙事的形式中()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医药年鉴》属于(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百科类
D.药品集
E.工具书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 * * ,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阁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目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试——与:参加。

B.卒定谳,罪如律——论:议论

C.权量,定法度——一:统一。

D.复欲于计典之——黜:罢免。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间里问,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人衙¨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