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项不是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A.并指障碍 B.前臂旋后肌力减退 C.虎口皮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A.并指障碍

B.前臂旋后肌力减退

C.虎口皮肤感觉异常

D.伸腕、伸指障碍

E.伸肘、伸腕、伸指障碍

考点:骨外科(医学高级)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设有如下通用过程:
Public Function f(x As Integer)
Dim y As Integer
x=20
y=2
f=x*y
End Function
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tatic x As Integer
x=10
y=5
y=f(x)
Print x;y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如果单击命令按钮,则在窗体上显示的内容是( )。

A.10 5

B.20 5

C.20 40

D.10 40

题型:单项选择题

腊肠母犬,8岁,4kg,病初食欲增加,饮水、排尿多,且地面尿湿处有蚂蚁聚集。血液生化检查最可能出现()

A.血酮含量升高

B.血酮含量降低

C.血糖含量降低

D.血糖含量升高

E.血清尿素含量升高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桥梁技术术语表述错误的是()

A、桥梁全长等于各孔径之和

B、拱的标准跨径就是两墩中线之距

C、简支梁桥计算跨径是两支承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D、悬索桥主缆垂度就是主缆中线(跨中)至加劲梁、顶面(跨中)的距离

题型:单项选择题

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是

A.缺血性脑梗塞

B.脑动脉硬化

C.脑血管痉挛

D.年龄

E.脑动脉瘤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