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0.战国后期, 有个人叫赵括, 他是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受到父亲的影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87-90.战国后期, 有个人叫赵括, 他是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熟读兵书,并且还爱跟别人谈论军事, 和人争论起来无往不胜,有时甚至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赵括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但是赵奢心里明白:自己的儿子虽然对兵书倒背如流,但是没有实际作战的经验,想法很不切实际。他曾私下里对妻子说:“儿子虽然对兵书理论都很了解,但是缺乏实际锻炼,不能当大将。如果让他当了大将,只能害了赵国。”有一年,秦国出兵攻打赵国。那时赵奢已经去世,由老将廉颇负责指挥全军。廉颇年纪虽高,但打仗却很有经验。他根据敌强己弱的形势,采取坚守阵地的做法, 绝不主动出击,即使秦军多次挑战,也不出兵迎战,因此使得秦国无法快速取胜。秦国知道这样拖下去对自己十分不利,不仅士兵会疲惫不堪,粮食也会耗尽,于是就施行了反间计。他们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 “秦军最害怕赵括,根本不怕廉颇” 。赵王本来就对廉颇的做法不满,听到这些话后,就信以为真,派了赵括去替代廉颇。赵括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 死搬兵书上的条文, 主动攻打秦军,结果中了秦国的圈套,40 多万赵军全部被歼灭,他自己也中箭身亡。这就是成语“纸上谈兵”的故事,现在这个词常用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告诫我们做事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最适合做上文标题的是:

A.纸上谈兵

B.以少胜多

C.糊涂的国王

D.了不起的赵括

考点:汉语水平考试(HSK)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五级)真题2013年7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墨子认为,衡量人们的言论与认识的是非必须有客观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三表”(三条标准),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强调以历史事件为判断言论是非,以人们的直接感性经验为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墨子的这一思想                                               

A.反映出唯物主义认识论倾向

B.具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全面否定了推理论证的作用

D.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建设项目COD的排放浓度为30mg/L,排放量为36000m3/h,排入地表水的COD执行20mg/L,地表水上游COD的浓度是18mg/L,其上游来水量为50m3/s,去水量为40m3/s,则其ISE为()。

A.4

B.3

C.3.75

D.2.85

题型:单项选择题

自举式锯齿波电压发生器保证锯齿波电压线性的原理是()。

A、保证给电容充电电流的稳定

B、抬高了给电容充电的电压

C、提高了给电容的充电速度

D、提高了电源的使用率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不对称负载的星形连接时,各相电流的大小不相等,相位差也不一定是120°,因此中线电流就不为零,此时中线绝对()。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此车在行驶中,驾驶人要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A.控制车速,避免紧急制动

B.尽量循前车的车辙走

C.避免急转方向

D.紧跟前车

更多题库